佛学常识

大庄严佛像

时间:2019-12-07 14:18:41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心经》是观自在菩萨为开示舍利子而讲述的一部佛法。在这部佛经中,说出了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由于佛经内容深奥无比,《心经》虽然篇幅很短,但是很多人,未必能真正看懂。《心经》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比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今天,云来就与大家分享心经中的三句话。这三句话,属于真正的佛法,如果你能懂一句,也了不起。第一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心经...


这部《心经》,其实是观自在菩萨,在极乐世界所讲述的

这部《心经》,其实是观自在菩萨,在极乐世界所讲述的

《心经》是观自在菩萨为开示舍利子而讲述的一部佛法。在这部佛经中,说出了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由于佛经内容深奥无比,《心经》虽然篇幅很短,但是很多人,未必能真正看懂。

《心经》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比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今天,云来就与大家分享心经中的三句话。这三句话,属于真正的佛法,如果你能懂一句,也了不起。

第一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心经》的开篇,观自在菩萨就进入了定中,也即是说,这部佛经,是观自在菩萨在定中所讲述的。入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人的一切,都是由五蕴构成,五蕴空了以后,就不存在人的各种状态。

在这个状态中,人的喜怒哀乐,甚至人的各种嗅觉、听觉,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不存在,而是不存在于娑婆世界中了。在这种状态下,她就已经到了法界了。很多人想,不在这个世界,那么她在哪里呢?其实她真正所处的地方,就是极乐世界。

《佛说阿弥陀经》记载,由我们这里往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范围。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现在正在他的世界中讲法,普度众生。

观自在菩萨真正达到了五蕴皆空的时候,她的人,其实已经在极乐世界中了。所谓的入定,其实真正指的是她已经回到了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中讲法。这样,她才能做到“度一切苦厄”。

过去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观自在菩萨是在宣说照见五蕴皆空以后,才能度一切苦厄。事实的真相是,这两种状态是一次性完成的。达到了五蕴皆空,她就到了极乐世界。因为她本来就来自于极乐世界,当她达到深度入定的时候,脱离了五蕴的控制,她就处于极乐世界的国土之中。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然后再来看《心经》,很多疑难就能一一打开了。

铜雕自在观音彩绘塑像

第二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上文说当一个人达到五蕴皆空以后,他就脱离了五蕴的控制,就不存在于由五蕴所组成的世界之中。这个时候,当你回过头来看娑婆世界,你会发现,一切事物就与你站在娑婆世界的基点上,就完全不同。

佛经中记载,人看河水,是水。但是天人看河水,却是玻璃。这就是人所处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差异。甚至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我们地球也都不同。当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地球,觉得土地是黄色的。但是从月球往地球看,却发现地球是蓝色的。

人在娑婆世界,觉得娑婆世界所有的物质都是很实的,但是站在极乐世界,却发现娑婆世界的人都像幻影一样,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个人觉得他的一生很漫长,但是在极乐世界看,娑婆世界的人,他的一生就像一刹那那么短暂。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各种心念很执著,其实到最后都会成空。最后能带走的只有“业”。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假使千百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如果一个人能活千百劫,他的这些业如果不还掉,会一直带在他身上。最终会有因缘相遇,互相偿还。

但是在这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将人所执著的一切物质、金钱、名利都视作是空,因为这些人都带不走。所以说它是空的,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人造的“业”。但是能带走的这个业,人又看不见,就像是空的一样。

铜雕自在观音侧面彩绘塑像

第三句: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刚才在第二句中,说了人能带走什么,不能带走什么,其实,那些都是属于外物。一个人真正的构成,就是他自己。用佛陀的话说,就是“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如来智慧德相,它不会发生变动。

人之所以有贪嗔痴,有无明烦恼,就是因为人的各种妄念,再加上人的各种欲望,将人的如来智慧德相障碍住了。所谓的修行,就是要将人的贪嗔痴、人的无明烦恼统统“修”掉。

昨天有人问我,怎么去修?我回答她说,诵读佛经,去掉自己的各种心。

比如《楞严经》中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那么,当你的“淫心”出来的时候,就要克制住自己,不被淫心带动自己的身体。不仅是淫心,人的骄傲之心、贪欲之心,爱美之心,都会驱使着这个身体去做一些满足自身欲望的事。

佛教中讲戒,其实就是克制,不让自己的那些心,以及欲望在自己的头脑中起作用。

当你一次做到、两次做到,这就是修了。如果一次没做到,第二次做到了,这也是修。这个时候,人的心会逐渐地清净下来。当你不断地能做到佛经上所说的内容,就属于六波罗蜜中的“精进”。

不过,即使整个人达到了真正的清净,也不要生出其它的想法。得到了,就像没有得到一样。懂得了事物的出现,是为了修自己的心,那么,这就够了。如果中途再生出其它的心,觉得自己“得到了”,甚至于“生出智慧了”,那么,你就又被这种妄念给牵制住了,甚至陷入了五蕴的纠缠,无法脱离五蕴的控制。

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的这种状态。

很多人看《心经》,虽然知道它是指导人修行的,但是到底如何指导、或者如何去弄明白里面所讲述的修行的内涵,却又毫无头绪。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心经》也是如此。当你一心不乱地去诵读这部佛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整部《心经》中真正的修行内涵。


公司简介:

       莆田市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是专业的铜雕佛像,铜雕神像,生漆脱胎佛像,玻璃钢佛像生产厂家,有需要订制脱胎佛像,铜雕神像,铜雕佛像,玻璃钢佛像的高僧大德请来电咨询,本司铜雕佛像,铜雕神像,生漆脱胎佛像,玻璃钢佛像产品工艺精甚、质优价廉,欢迎选购!咨询电话:18250514111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没有帮助,请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进步。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版权所有 © Dzy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闽ICP备10206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