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又称风神、风师、飞廉、箕伯等等,是人面鸟身的天神,掌管八风消息,主要职责是主宰四季变幻的八种风力和通五运之气候运转。风伯的搭档是雨神。因风伯的主要职能是配合雷神 、雨神帮助万物生长,所以受到历代君主的虔诚祭祀。据说风伯是二十八星宿之东青龙之箕宿星。此星象能行风速转气候。因此称为箕伯。风伯形象本是鹿身雀头的飞廉到从秦汉之后变一位白发白胡子的老年男子,背上背着一个装放风的神袋,一手捏袋口,一手拿轮子。
据《礼记·月令》, 立春后丑日在京城东北祭风师。东汉时改为戌地。唐代将风师升入中祀,称风师为风伯,在春秋祭社时与雨师一起祭祀。并增雷师神,命令各郡都要建风师、雨师坛,由太守主祭。如天旱不雨,或久雨不晴,儒教规定由地方官设坛祈雨或止雨。明代又增云师神,清代沿袭。风师还曾被汉儒郑玄归于六宗神。
春秋战国以后,风神信仰逐渐统一,中原一带信仰的风神为星宿,南方一带信仰的风神则为鸟形或带有羽翼的飞廉。应昭《风俗通义•祀典》谨按《周礼》云:以楠燎祀风师。风师者,箕星也,箕主簸扬,能致风气。《易•巽》为长女也,长者伯,故日风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戌之神为风伯,故以丙戌日祀于西北,火胜金为木相也。又蔡邕《独断》曰: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箕星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之一,此当以星宿为风神。
相传风伯原本是蚩尤的师弟,他曾与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为师,修炼的时候,飞廉发现对面山上有块大石,每遇风雨来时便飞起如燕,等天放晴时,有安伏在原处,心里不由的好奇,于是留心观察起来。有一天半夜里,只见这块大石动了起来,转眼变成一个形同布囊的无足活物,往地上深吸两口气,仰天喷出。顿时,狂风骤发,飞沙走石,又似飞翔的燕子一样,在大风中飞旋。飞廉身手敏捷,一跃而上,将它逮住,这才知道它就是通五运气侯,掌八风消息的“风母”。于是他从“风母”这里学会了致风,收风的奇术。
之后在蚩尤和黄帝展开的那场恶战中,据说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部众迷失了方向。黄帝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势,又利用了风后所制造的指南车,辨别了风向,才把蚩尤打败。被黄帝降伏后就乖乖地做了掌管风的神灵。风伯作为天帝出巡的先锋,每次天帝出巡,总是雷神开路,雨师洒水,风伯扫地。风伯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八面来风的消息,运通四时的节日气候。而在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常设坛一起祈求四神“风雨雷电”显灵,保佑年年丰收。
莆田市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是专业的铜雕佛像,铜雕神像,生漆脱胎佛像,玻璃钢佛像生产厂家,有需要订制脱胎佛像,铜雕神像,铜雕佛像,玻璃钢佛像的高僧大德请来电咨询,本司铜雕佛像,铜雕神像,生漆脱胎佛像,玻璃钢佛像产品工艺精甚、质优价廉,欢迎选购!咨询电话:18250514111